摘要

为探究DBPs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采用超滤膜和XAD大孔吸附树脂将AAO-MBR工艺沿程出水中DOM (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离,并利用3D-EEM (三维荧光光谱)对分离前后水样进行表征,同时测定DBPFP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结果表明:(1)沉砂池出水具有较低的C-DBPFP (含碳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经过AAO和MBR后,由于微生物代谢作用生成的疏水性SMPs (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为主要的C-DBPs前体物质)包含较多不饱和键,导致C-DBPFP增加.(2)沉砂池出水的N-DBPFP (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势)较低,但经过AAO后生成的小分子物质(为主要的N-DBPs前体物)导致N-DBPFP增加;经过MBR后由于SRT(污泥停留时间)和污泥浓度的增加造成小分子物质减少,致使N-DBPFP降低.(3)市政污水经过AAO后,C-DBPs和N-DBPs前体物分别增加了90. 9%和7. 3%;而MBR具有较高的DOC去除率(74. 4%),去除了56. 8%的C-DBPs前体物和78. 1%的N-DBPs前体物.研究显示,AAO-MBR工艺对市政污水中C-DBPs和N-DBPs前体物有较好地去除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