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右心室纵向运动功能随年龄增长变化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015岁正常儿童,按照生长发育分期分为6组,另征集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组,每组收集1530例正常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STI技术从不同切面测量左、右心室心肌整体与各节段纵向运动参数,包括整体与节段收缩期应变、收缩期应变达峰时间(TTP)、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所得结果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探讨以上指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并进一步比较左、右心室功能指标关系。结果左心室:纵向应变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P在组6(青春期)显著缩短(P<0.001);组1(婴儿期)至组3(学龄前期),SRe/SRa逐渐增大,组3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心室:应变、TTP、SRe/SRa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应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8±2.32)%对(-23.47±1.93)%对(-23.75±2.60)%,P=0.004]。右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应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40±5.87)%对(-36.52±4.57)%对(-30.74±5.98)%,P<0.001]。左心室纵向应变显著小于右心室[(-22.91±2.37)%对(-29.35±3.01)%,P<0.001],而SRe/SRa显著大于右心室[(2.92±0.69)%对(2.02±0.59)%,P<0.001]。结论正常儿童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在青春期有增强趋势,舒张功能自婴儿期至学龄前期逐渐增强,之后维持稳定。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无显著变化。自基底至心尖部,左心室纵向收缩逐渐加强,而右心室逐渐减低。左心室纵向舒张功能强于右心室,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强于左心室。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