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提取方法的马骨髓蛋白结构及活性比较研究

作者:吾哈丽妮萨·麦麦提托合提; 帕尔哈提·柔孜*; 则拉莱·司玛依; 古丽米热·阿巴拜克热; 杨晓君; 古扎努尔·艾斯卡尔; 王娟
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2022, 38(09): 264-274.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22.9.1078

摘要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马骨髓蛋白提取率、结构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食用和药用价值。以蛋白含量、提取率、分子量及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筛选12种提取方法,采用UV、SDS-PAGE、FT-IR、SEM-EDX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体外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实验评价其生物活性。经综合考察得出水、0.25%Na Cl(质量分数)及生理盐水提取所得马骨髓蛋白指标较高,蛋白含量分别为41.91、39.93、37.82 mg/m L,提取率为19.26%、14.86%、23.22%。UV图谱显示不同方法制备的马骨髓蛋白在270 nm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SDS-PAGE显示蛋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66 ku附近、且出现相应的多肽条带,FT-IR图谱显示其在4 000~400 cm-1区域均出现典型的蛋白吸收峰,SEM-EDX显示其蛋白由球状,条状和不规则颗粒构成。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方法所得的马骨髓蛋白具有较好的抑菌及抗氧化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0、16.0、11.0mm;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32、0.29、0.31 mg/mL及0.26、0.15、0.20 mg/mL。研究结果可为马肉副产物骨类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