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分为两组,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为并发组,共48例,未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为未并发组,共32例,记录胎儿出生时情况:出生体重、是否试管婴儿、性别、是否多胎、出生胎龄、1min和5minApgar评分;记录孕妇状况:产前激素使用情况、妊娠期高血压情况、妊娠期糖尿病情况、胎膜早破史;记录检查和治疗情况:输注红细胞悬液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机械通气情况、住院天数、吸入氧气浓度40%及以上、肺表面活性物质、痰培养阳性和机械通气7天及以上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乳糖不耐受、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败血症、肺出血、肺动脉高压、颅内感染、呼吸暂停、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窒息和早发败血症等。结果 80例胎儿中并发组48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率为60.00%,其中轻度32例,占比为66.67%,中度5例,占比为10.42%,重度11例,占比为22.91%。并发组胎儿住院天数高于未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出生胎龄、妊娠期糖尿病、1minApgar评分、妊娠期高血压、5minApgar评分、产前激素、试管婴儿、胎膜早破史、出生体重和多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7天、抗生素使用天数、吸入氧浓度≥40%、输注红细胞悬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14天、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痰培养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胎儿更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肺出血、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疾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暂停、颅内感染、乳糖不耐受、新生儿窒息、早发败血症、败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7天、肺动脉高压、输注红细胞悬液、吸入氧浓度≥40%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 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儿时要注意输血指针,积极预防肺动脉高压,尽最大可能避免长时间机械通气,控制降低氧疗浓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