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泽泻汤由泽泻、白术两味药组成,是一剂具有悠久沿用历史的经典名方,其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原文为"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汤具有利水除饮,健脾制水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降脂和抗炎作用十分显著,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抗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针对泽泻汤、药材提取物及其单体药理作用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相关的作用机制也不断地被阐明。在泽泻汤降脂作用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胆固醇-7-羟化酶(CYP7A1),肝X受体(LXR)等细胞因子或受体的水平受到影响,同时也广泛涉及到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相关的通路;而泽泻汤在抗炎作用上,则主要影响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症因子,同时作用于核转录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TLR)等细胞因子或受体相关的通路。通过广泛查阅中外文献,综述了近15年来针对泽泻汤、药材泽泻和白术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降脂和抗炎相关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以促进对泽泻汤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