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X线检查甚至螺旋CT诊断新生儿肺炎,导致医源性辐射伤害;而应用磁共振诊断新生儿肺炎可减少医源性辐射伤害,但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基于1.5 T低场强磁共振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SS_TSE)序列与改良腹部T2WI两个序列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该检查项目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1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确诊新生儿肺炎且行磁共振检查的1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磁共振SS_TSE序列与改良腹部T2WI序列的主观评分、病灶的信号强度(SI病灶)、肺的信号强度(SI肺)、肺的噪声(SD肺)、图像信噪比(SNR)和病灶的信号强度比(SIR)6个参数。结果 SS_TSE序列主观评分2.2(2.0,2.8)分、SI病灶(505.0±102.5)分、SI肺(243.5±32.0)分、SD肺(21.8±6.7)分、SNR(12.0±3.1)分、SIR 2.1(2.0,2.2)分;T2WI序列的主观评分2.7(2.0,3.3)分、SI病灶(293.1±129.6)分、SI肺(99.7±40.3)分、SD肺(19.0±7.6)分、SNR(5.6±2.3)分、SIR 3.1(2.6,3.2)分。综合SS_TSE与T2WI序列,均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结论 病灶在SS_TSE序列的亮度较高,图像的客观清晰度较好;T2WI序列的主观清晰度高,病灶与背景的信号差异较大,有利于观察病灶边界;两种序列在诊断新生儿肺炎优势互补。利用1.5 T低场强磁共振亦可开展新生儿肺炎磁共振检查项目,从而减少患儿医源性辐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