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玉米丝黑穗病(head smut of corn)是一种普遍而严重发生的玉米(Zea mays)病害,为明确山西省玉米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um)亲缘关系及其年度间的动态。本研究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标记方法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玉米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 Version 1.31、PowerMarker V 3.25、Mega 5.0、NTSYS-pc Version 2.10s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估算、遗传分化分析与聚类分析。利用筛选出的9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92条谱带,多态性比例(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 PPB)为97.83%,平均每条引物扩增10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 (1973) gene diversity, H)、Shannon信息指数(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 I)与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360 0、0.231 3、0.370 7和0.4437。遗传相似系数为0.718时,供试菌株可明显的划分为9个ISSR类群,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分布在不同的ISSR类群(ISSR group, IG)类群,来源于同一地区相同寄主品种的菌株并非优先聚到一起。通过对比2015与2020年山西省4个地市玉米丝黑穗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分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遗传多样性参数(PPB, Ne, H及I)呈降低趋势,各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由16.40%上升到59.41%,群体内个体间遗传变异由83.60%下降到40.59%;基因流由2.549 1变为0.341 6。上述结果表明,供试玉米丝黑穗病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类群划分与地理来源、寄主品种没有相关性;与2015年相比,2020年山西省玉米丝黑穗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各地理群体间存在潜在的遗传分化因素,群体稳定性下降。本研究结果为山西省玉米品种合理布局及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