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中青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

作者:徐婷嬿*; 杨龑; 李晶晶; 张冬燕; 王颖; 施仲伟; 李燕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8, 26(12): 1149-1154.
DOI:10.16439/j.cnki.1673-7245.2018.12.014

摘要

目的用斑点追踪技术对中青年隐蔽性高血压(MH)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科门诊患者140例,根据诊室和动态血压分为MH组(n=70)和正常血压组(对照组,n=70),应用超声分层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左心室分层纵向、环周、径向应变和扭转度,计算收缩期(Ts-SD)和舒张期左心室长轴达峰时间标准差(Te-SD)作为左心室收缩和舒张不同步指数,并且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用多元回归分析纵向、环周应变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H组患者径向应变和扭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纵向[(-20.6±2.9)%比(-23.5±2.7)%]及环周应变[(-24.4±4.2)%比(-28.7±3.6)%]降低,左心室Ts-SD[(32.2±10.6)比(20.1±14.4)ms]和Te-SD[(32.0±12.3)比(17.9±8.9)ms]显著增大(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表面积等因素后,诊室(β=-0.214,P=0.018)及24h舒张压(β=-0.316,P<0.001)是左心室纵向应变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诊室舒张压(β=-0.231,P=0.012)、24h收缩压(β=-0.223,P=0.014)及24h舒张压(β=-0.291,P=0.001)是环周应变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MH患者已出现左心室局部功能异常,可采用斑点追踪技术进行评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