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荆芥的本草考证

作者:丁笑颖; 李恒阳; 安琪; 郭梅; 郑玉光; 金艳; 詹志来*; 张丹*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10): 92-101.
DOI:10.13422/j.cnki.syfjx.20212047

摘要

通过查阅历代相关本草、医籍、方书,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荆芥的名称、分类、基原、药用部位、性味、产地、品质评价、栽培采收及加工方法等进行了考证。结果表明荆芥以“假苏”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而“荆芥”一名则首见于《吴普本草》,后世多沿用“荆芥”为正名。假苏之名源于其气味,而荆芥则源自读音。荆芥主流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的带穗全草,其道地产区为江苏、河北等地。近代以来总结荆芥品质以茎细、穗多色绿、气香者为佳。在临床应用上,荆芥多为生品入药,炒炭入药主要用于止血。经典名方槐花散、当归饮子原方均以荆芥穗入药,因此建议使用唇形科植物荆芥S. tenuifolia的干燥花穗;而凉血地黄汤则以荆芥炭入药,建议可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 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