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6月12日7时30分,新朔铁路大准铁路分公司工务探伤工区工长郝金晶,早早就带领班组成员守在大准线K261+500的焊轨现场的焊缝旁,等待轨温从2000多摄氏度冷却到自然轨温,准备使用0度探头对铝热焊焊缝进行探测。这是复工复产以来郝金晶的第51次钢轨探伤检测。钢轨探伤看似简单,却是一个考验眼力和耐力的细致活儿,既要练就火眼金睛,又要读懂声波和数据。由于受钢轨伤损的复杂性和假象波的干扰,极易发生漏检、误判,造成列车颠覆等不堪设想的后果。郝金晶从事探伤工作10年间,完成探伤里程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却从未发生过一起漏探和误探。他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