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下水持续超量开采是导致北京地面沉降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形成南北两大沉降中心,在快速沉降区域,地表仍以每年3060mm的速度持续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员安全造成危害。文中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北京平原区2003年—2009年地面沉降时间序列形变信息;综合气象数据、地下水监测网数据,SAR干涉测量数据和区域基底构造,建立地面沉降综合分析模型,阐明北京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初探。研究发现:(1)北京区域地面沉降不均匀性明显,多个沉降漏斗连成一片,沉降量受降雨入渗补给影响较大,表现出季节性波动变化特征;(2)沉降中心与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并非完全一致,第二承压含水层(底板埋深100180m)漏斗区与地面沉降中心在空间展布上较为吻合。(3)地面沉降多发生于粘性土层厚度5070m地区。(4)地面沉降受区域基底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在断裂带两侧形变梯度较大。
-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