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汉唐经义系统中,周公称王摄政、东征诸事本无疑义。但宋代以来,君权日盛而臣位益卑,权臣越来越不能被接受。反映在经学上,则是对周公称王摄政等权臣举动的质疑。于是自蔡沈《书经集传》始,宋人开始对周公的形象进行改造,磨去其任意自专的权臣形象。清代庄存与的《尚书既见》、《尚书说》二书,便是在蔡氏《书经集传》的基础上对周公形象的继续改造。庄氏通过辨正周公不曾称王摄政,周公并未主持东征,周公并未僭用天子礼乐三事,改变了周公不待君命、任意自专的权臣形象。同时,为了不降低周公的圣人地位,庄氏又通过凸显周公之于管蔡的兄弟之情、周公对成王的感化二事,凸显了周公在道德上的完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