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个体化单束与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技术,并比较二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09年9月行ACL个体化单、双束解剖重建且获得随访的117例ACL损伤患者资料,根据不同解剖重建方法分为两组:A组(个体化单束解剖重建)35例,男31例,女4例;平均年龄(28.6±5.1)岁.B组(个体化双束解剖重建)82例,男73例,女9例;平均年龄(27.6±5.4)岁.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KT-2000、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17例患者术后获11~25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结果:与健侧比较,A组完全正常者占88.6%(31/35),B组占95.1%(78/82);轴移试验结果:与健侧比较,A组完全正常者占88.6%(31/35),B组占96.3%(79/82);Lysholm评分:A组平均为(93.4±8.2)分,B组平均为(93.7±7.0)分,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KT-2000检测结果:A组平均为(1.4±0.6)mm,B组平均为(1.1±0.5)mm;A组IKDC评分正常者(A级)占71.4%(25/35),B组占93.9%(77/8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解剖位双束重建能更好地恢复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双束解剖重建术中ACL股骨与胫骨足迹、髁间窝宽度的判断对手术的设计至关重要,3入路技术、测量尺的应用是个体化ACL双束解剖重建的关键所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