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判断儿童脑损伤程度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入重症监护室脑损伤患儿46例,根据Glasgow评分将脑损伤患儿分为两组:(1)重度脑损伤组,Glasgow 3~8分,27例,将其再分为两组,预后好组,18例,神志清楚,无严重残疾;预后差组,9例,神志不清,去脑强直或死亡。(2)中度脑损伤组,Glasgow 9~12分,19例。(3)对照组为肺部感染恢复期无脑损伤患儿20例。在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镇静状态下重度脑损伤患儿分别进行BIS监测及COMFORT评分;中度脑损伤患儿进行BIS监测及改良Ramsay评分;对照组在深睡眠时进行BIS监测。结果 (1)重度脑损伤患儿BIS值与Glasgow评分呈正相关(r=0.709,P<0.05);BIS值与COMFORT评分呈正相关(r=0.830,P<0.05)。(2)重度脑损伤患儿预后好与预后差组的BIS值、Glasgow评分、COMFORT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预后好组与预后差组临界点在39.5,敏感度83.3%,特异度8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67,95%可信区间为0.958~0.975)。(3)中度脑损伤患儿镇静状态下,改良Ramsay评分在5~6分时监测的BIS值与无脑损伤患儿在深睡眠时监测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监测可以用于儿童重度脑损伤的损伤程度监测,也可以为临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但不适于中度脑损伤程度的监测评估。

  • 单位
    大连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