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提高杂交黄颡鱼[黄颡鱼Tachysurus fulvidraco (♀)×瓦氏黄颡鱼Tachysurus vachelli (♂)]的繁殖效率,文章首先对精子保存液中L-精氨酸(L-Arg)和L-亮氨酸(L-Leu)两种功能性氨基酸的添加进行了研究,以找出最适添加浓度。实验以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为评判指标。结果显示,受精率随着L-精氨酸浓度的等倍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0.50 mmol/L的浓度组最高,而对孵化率和畸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L-亮氨酸浓度增加,受精率和孵化率呈先升后降,畸形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0.80 mmol/L浓度组的受精率、孵化率最高,畸形率最低,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两种氨基酸同时添加,当L-精氨酸浓度为0.4 mmol/L, L-亮氨酸浓度为1.0 mmol/L时,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对精子活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0.4 mmol/L精氨酸与1.0 mmol/L亮氨酸的单独和同时添加均能显著促进精子活力(P<0.05)。最后,研究开发了一种更适合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改良型孵化桶,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传统孵化桶(P<0.05),分别提高了12.13%和20.76%。畸形率显著低于传统孵化桶(P<0.05),降低了6.42%。研究建立了较高效而便捷的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将有助于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和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