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研究了淫羊藿花型性状与主要黄酮醇成分代谢积累的相关性。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加信息关联采集质谱,解析以去甲淫羊藿素为母核的黄酮醇次生代谢途径,归纳总结主要的生化反应类型;采用SIMCA软件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结合PeakView软件、在线数据库及二级碎片裂解规律鉴定区分花型类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采用MultiQuant软件对淫羊藿药材中的8种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黄酮醇成分筛查数据表,提取24批72个样品中68种成分的离子强度,分析了整个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变化规律。OPLS-DA聚类结果显示,两个花型类群样品数据点区分明显。本研究共鉴定出5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1种为新成分,其余4种黄酮醇成分均为甲基转移反应的产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小花淫羊藿的黄酮醇成分及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大花淫羊藿,并且小花淫羊藿甲基转移反应产物的含量会明显增高。通过代谢流分析发现,母核C-4’位甲基转移反应为该途径的关键反应步骤。本研究发现大花淫羊藿与小花淫羊藿花型类群间化学差异明显,并且小花淫羊藿药用品质明显优于大花淫羊藿。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关键基因、转录因子、中介蛋白等协同调控使得花表型与黄酮代谢显著相关,还有待于后续进一步研究证明。本研究结果为淫羊藿品质提升和品种选育等提供了参考。
-
单位西藏农牧学院;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