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史学碎片化的产生有其话语根源。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揭示了史学文本的双重话语结构,即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并认为历史书写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操作活动,史学文本就是一则隐喻,得出"史学若文学"结论。实际上,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必然会导致极端的碎片化状态。而通过对以乔治·莱考夫和保罗·利科为代表的当代隐喻理论的分析,发现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完全割裂了隐喻与真实之间的联系,是对主流隐喻理论的一种阉割。对于如何有效地克服极端的史学碎片化,现代唯物史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它可以从逻辑的根基处,即历史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阻断极端碎片化的生成机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