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入境新冠病毒疫苗突破感染者特征分析

作者:龙露; 刘竹; 毛毅; 陈恒; 程悦; 王亮; 罗海霞; 范双凤; 周觅; 段振华*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22, 38(08): 990-995.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冠病毒疫苗突破感染者感染特征及其预后情况,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10日—2021年7月7日由成都市入境的38例中国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4例有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史且基因分型明确的感染者作为疫苗突破感染组,将其中24例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史的感染者作为自然感染组,比较2组感染者确诊时核酸Ct值,IgM、IgG以及总抗体滴度等感染特征,入院时首次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计数等临床指标及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长等预后情况方面差异。结果 确诊时,疫苗突破感染组感染者新冠病毒核酸N基因Ct值(26.8±4.1)、ORF1ab基因Ct值(29.4±4.5)均明显高于自然感染组(22.4±7.4)、(24.8±6.9)(t=2.376、2.228,均P <0.05),IgM、IgG、总抗体滴度P50(P25,P75)分别为0.9(0.3,11.6)、4.5(1.7,7.6)、31.9(4.6,916.4),也均明显高于自然感染组0.040(0.027,0.096)、0.006(0.003,0.052)、0.015(0.010,0.038)(均P <0.05)。疫苗突破感染组入院时首次淋巴细胞计数,CD3+CD4+计数、CD3+CD8+计数、CD3+计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自然感染组(均P <0.05);嗜酸性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自然感染组(均P <0.05)。2组感染者从确诊时核酸阳性至核酸转阴间隔时间及住院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06、1.889,均P>0.05),但疫苗突破感染组住院时长<20 d的比例明显高于自然感染组(P <0.05)。结论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助于降低疫苗突破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可增强感染者机体T细胞免疫反应,对感染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 单位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