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外源性与内源性自主神经刺激对心房颤动(房颤)诱发性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犬静脉麻醉后,分离右颈迷走神经干(VST);再行右侧开胸手术,暴露靠近右上肺静脉的心脏脂肪垫(内含心脏自主神经丛,即GP),将1根电极导管固定贴靠于右上肺静脉,使其头端电极贴靠右上肺静脉与左房交界处,进行程序期前刺激,采用2倍、4倍、10倍阈值的刺激强度进行基础程序期前刺激(control),并测量相应的心房不应期(ARP)及房颤诱发窗宽(WOV);再分别加用VST刺激或GP刺激,测量在相应刺激条件下程序期前刺激所获得的ARP及WOV。结果平均基础心率(HR)为153±22次/min,VST刺激下HR为79±44次/min,GP刺激下HR为87±99次/min(后二者比较,P>0·05)。最短的ARP在control状态下为101±20ms、VST刺激下为90±17ms、GP刺激下为91±13ms,VST刺激下及GP刺激下均较control明显缩短(P<0·05),VST刺激下与GP刺激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的累计WOV分别为control22±34ms、VST刺激下44±45ms、GP刺激下99±75ms,三者间每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心率相近的情况下,电刺激心脏内源性自主神经丛与电刺激心脏外源性自主神经引起的不应期缩短相近,但前者更容易诱发房颤。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山东大学;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