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情感劳动的重要群体,其情感劳动需要满足一定的情感劳动要求,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要求,大致将其情感劳动要求概括为保持坚定自信、热情真实、积极乐观的情感状态。为更好地实现情感劳动新要求,借鉴阿什福斯(Ashforth)和赫胥黎(Humphrey)四种情感劳动策略的分类并结合实践,分析总结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劳动策略表层扮演、深层扮演、自动调节的三维表现形式及特点,从而得出结论,只有促使情感劳动策略由表层扮演向深层扮演、自动调节转变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新要求。促进表层扮演向深层扮演、自动调节的转变就要实现其情感劳动策略的优化,基于帕森斯的行动系统理论关于社会化和社会控制的机制理论,提出通过形成符合新要求的情感劳动策略的社会化机制与社会控制机制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思路来达到其情感劳动策略优化的目的。同时,根据帕森斯的四项功能要求(AGIL)理论,从个人、高校、社会三层面具体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劳动策略的优化,以满足其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机制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维模的功能性要求,从而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劳动策略的优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