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T1、T2-Mapping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晶状体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搜集28例裂隙灯检查晶状体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搜集同期来医院就诊的非糖尿病患者28例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均接受眼部MRI扫描,采集T1、T2-Mapping图像。晶状体T1、T2值测量采用感兴趣区(ROI)方法(ROI面积0.04 cm2,ROI置于晶状体核中心位置)。采用两样本t检验评价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晶状体核弛豫时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患者晶状体核T1值为626.7±56.8,T2值为29.4±5.6;对照组T1值为581.6±64.7,T2值为24.8±8.6;糖尿病组T1值(t=3.91,P<0.05)及T2值(t=3.34,P<0.01)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中晶状体T1、T2值显著增高,T1、T2-mapping技术能够敏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裂隙灯检查阴性的早期晶状体核弛豫时间变化。
-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