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影像是中国影像题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暴力的表现与文学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这实质上是暴力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不同呈现。文学和影视的暴力叙事具有不同的特征。文学中的暴力叙事实质上是一个可供多重阐释的集合体,"缺席的在场"较之"在场"更为重要;影像中的暴力叙事则难以将"缺席的在场"表现出来。片面地挖掘暴力场景的形式美,忽视或漠视影像的社会影响是当前影像暴力叙事要克服的创作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