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提取慢性腰痛(cLBP)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深度多裂肌不同状态下肌电图(EMG)信号中所蕴含的非线性动力学信息, 比较二者的非线性指标Lempel-Ziv(LZ)复杂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cLBP患者25例设为cLBP组, 另选取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相匹配的正常受试者28例设为正常组。采用sEMG结合丝电极记录2组受试者腰部L4深层多裂肌EMG信号, 分析静息状态、最大肌力、耐力收缩、持续收缩后放松等4种不同状态下多裂肌电非线性特征LZ复杂度的差异, 并比较cLBP组腰部痛侧与非痛侧多裂肌LZ复杂度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LBP组的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强度和功能障碍指数与LZ复杂度的相关性。结果 cLBP组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4.00±1.04)分, 持续疼痛时间平均为(5.96±4.69)年, ODI指数平均为(17.12±10.49)。cLBP组患者肌电信号采集各时间点(进针时、退针后、肌肉收缩时和动作终止时)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LBP组在肌力测试、耐力测试和持续收缩后放松的深层多裂肌LZ复杂度与正常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受试者肌力测试、耐力测试和持续收缩后放松的深层多裂肌LZ复杂度与组内静息状态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受试者持续收缩后放松的深层多裂肌LZ复杂度与组内肌力测试和耐力测试时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LBP组疼痛持续时间与其深层多裂肌最大等长收缩(肌力测试时和耐力测试时)的LZ复杂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持续的疼痛刺激会影响大脑对深层多裂肌的协调控制, 进而导致中枢对核心稳定肌肉的控制能力下降, 提示中枢参与核心稳定肌调控障碍可能是cLBP病因机制的关键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