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会导致颈椎矢状位参数的改变,造成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颈椎的灵活性,仅通过某一颈椎矢状面参数测量的结果不一定具有说服力。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C2-C7 Cobb角与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以及责任椎间隙高度、椎间成角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男38例,女37例,年龄60~67岁,平均(64.2±2.1)岁。根据C2-C7 Cobb角测量数据分为两组。评价影像学结果,Jackson应力切线法测量的颈椎生理曲度、颈部倾斜、T1斜度、胸廓入口角、C2-C7矢状面垂直轴、C7斜度、责任椎间隙的活动度、高度和角度。结果:在颈椎矢状面参数中,除胸廓入口角与C2-C7 Cobb角无相关性,其他参数和C2-C7 Cobb角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T1斜度与C2-C7 Cobb角的相关性最强。C4/5、C5/6、C6/7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成角与C2-C7 Cobb角显著相关。但在C3/4节段,只有椎间成角随C2-C7 Cobb角的增大而增大。结论:颈椎矢状面各参数是衡量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参考数据,颈椎椎间高度和椎间成角均影响颈椎曲度的变化。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评估颈椎正常弯曲度时,除胸廓入口角,其他颈椎矢状面参数与C2-C7 Cobb角相当;但椎间成角比椎间高度更有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