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PDD)是一种可导致多种海洋生物患病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以从我国海水养殖环境中分离的具有强磷脂酶活性、强溶血性表型且具有高致病性的2株PDD菌株为研究对象,分析PDD菌株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products,ECP)的致病性及细胞毒性,及其与菌株致病性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培养基平板法测定菌株PDD1605、PDD1608的ECP体外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性;通过人工感染实验测定PDD1605和PDD1608活菌株及其ECP对许氏平鲉的致病性,并进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的病理损伤;通过向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MCFS等2种培养细胞中添加菌株PDD1605和PDD1608的ECP测定其对哺乳动物的细胞毒性。【结果】人工感染PDD1605和PDD1608活菌株对许氏平鲉均表现为高致病性,5×108CFU/mL的菌液浓度24h内受试鱼全部死亡;菌株PDD1605和PDD1608的ECP对许氏平鲉同样表现为高致病性,受试鱼的死亡曲线与感染活菌株的死亡曲线趋势基本一致;病理切片观察发现,感染ECP后许氏平鲉组织发生明显病变,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层组织崩解,心脏心肌炎性细胞浸润,肝脏血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脾脏出现血铁蛋白沉积等;2株PDD菌株的ECP也具有体外强溶血活性和强磷脂酶活性,与菌株的毒力特性基本一致;2株PDD菌株的ECP对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MCFS具有细胞损伤作用,均使体外培养的细胞体积萎缩,形成了圆形细胞簇等退行性变化。【结论】通过体外测定溶血性、磷脂酶活性,许氏平鲉人工感染实验和病理切片观察,以及细胞毒性研究,证实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的致病性表型与其ECP致病性表型和细胞毒性高度一致,从而说明ECP是高致病性PDD菌株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