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在枇杷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作者:方彦东; 付岩; 王全胜; 张亮; 凌淑萍; 吴银良*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12(22): 8954-8960.
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1.22.045

摘要

目的探究吡唑醚菌酯在枇杷中的残留特性,评价其使用安全性。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 N-丙基乙二胺分散吸附剂净化,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1、0.10、1.00和3.00 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在枇杷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2%~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3%~5.4%,定量限为0.01 mg/kg。吡唑醚菌酯在枇杷中的消解半衰期为9.5~12.8 d。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普通人群摄入吡唑醚菌酯的风险概率为60.3%。结论在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按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50~375 mg/kg)施药2~3次、施药间隔7 d、推荐安全间隔期为14 d的条件下,吡唑醚菌酯残留对我国一般人群产生的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 单位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