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结果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不同液体管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应用PiCCO技术,分别采用限制性和非限制性液体管理措施。统计液体出入量,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中心静脉压(CVP)、股动脉平均血压(MAP)、心脏功能指数(CF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记录患者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同时追踪患者30d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第2,3,4,5,6和7天的液体净入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FiO2升高,而血乳酸,MAP,EVLWI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和15d内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93±3.04)d和(10.98±1.39)h,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59±3.83)d和(12.97±1.76)h,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30d内死亡例数分别为5例和10例,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5.3%(95%CI:73.34%97.26%)和70.6%(95%CI:55.31%85.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4,P=0.142)。结论 PiCCO能准确地监测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根据PiCCO监测结果,可对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液体管理策略。限制性液体管理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ICU入住时间,但是否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尚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