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异甘草酸镁组、益气活血颗粒组及罗格列酮组、益气活血颗粒+罗格列酮组[后2组仅进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检测],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法诱导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对应治疗10周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标记(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应用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需求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6(ATF6)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PPARγ蛋白阳性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可见明显肝纤维化病理改变,HA、PCⅢ、CⅣ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GSH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肝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GRP78、PERK、IRE1α、ATF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PARγ蛋白阳性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颗粒组和异甘草酸镁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得到明显改善,HA、PCⅢ、CⅣ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肝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GRP78、PERK、IRE1α、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PARγ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5);益气活血颗粒组上述各指标的作用效果均优于异甘草酸镁组(均P<0.05)。其中在PPARγ指标方面,益气活血颗粒+罗格列酮组其蛋白阳性表达水平高于罗格列酮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颗粒可显著改善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反应及促进PPARγ活化,进而减轻肝细胞凋亡有关,体现了“扶正祛瘀”治则。

  • 单位
    石家庄市中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