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观察常规通气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通气在经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术)术中及术后外科康复情况。方法选择择期行ETS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CV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通气组(PV组),每组40例。取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T1)、单肺通气60 min(T2)、术后24 h(T3)4个时间点,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炎症因子、动脉血气和相关计算指标、术后24 h肺部并发症、麻醉恢复室(POR)观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CV组比较,PV组患者插管状态在T1、T2时间点呼吸力学参数Ppeak、Raw、Cyd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IL-6、IL-10、TNF-α炎症因子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PAO2、A-aDO2、OI、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肺部并发症(低氧血症、肺不张、入ICU患者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RAS相关参数(POR观察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S术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更加贴合ERAS的要求,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