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太湖石是中华传统名石,在对其鉴赏中包含有普遍性的美学命题。白居易的散文《太湖石记》记载了牛僧孺品鉴太湖石的具体经验,可作为探究审美普遍性的切入点。对太湖石的审美鉴赏,首先是感知其质地,品味纹路中含有的形式美,以及形态的具象与抽象。其次,太湖石虽体量有限,但能使人获得如同面对自然界的名山大川一般的精神超越。其孤迥特立、微妙玲珑的表象激活了主体心中的“崇高”理念,这正是康德关于崇高判断的分析说明。最后,审美是一种怀有肯定性的观看。牛公之所以能在太湖石的奇崛、沉寂、枯瘦中感受到生命感、自由感与崇高感,引发无限意味,是因为在观看前就已预设了对太湖石的喜爱与肯定。可以说,没有对鉴赏对象的喜爱,便没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