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阐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树种和灌木树种凋落叶分解之间的差异,探讨光合参数与植物凋落叶分解速率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叶片经济学谱的普适性提供依据。【方法】以19个乔木树种和11个灌木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法做分解试验,2019年10月26日布设分解袋,2020年4月26日、6月26日、8月26日、10月26日回收分解袋;通过Olson负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分解系数,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原位活体叶片的光响应曲线,拟合光合参数,分析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乔木树种中,红松分解系数最小(0.24),黄檗最大(1.05);灌木树种中,毛榛分解系数最小(0.52),瘤枝卫矛最大(1.63);灌木树种分解系数总体高于乔木树种(P=0.003)。(2)光合参数表现为光饱和点处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片羧化速率(CE)、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暗呼吸速率(Rd)这9个光合参数的均值乔木树种高于灌木树种(P <0.05),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在乔灌木树种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3)乔灌木树种分解系数(k)与Pn、LSP、Pmax、Gs、CE、LC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Rd无明显相关性;Pn和Pmax存在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结果表明Pn对k的解释和指示作用最强。【结论】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叶片形态以及养分含量进而影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使得乔木树种虽然有更高的光合参数,但分解系数比灌木树种更低,即分解速率更慢,存在光照强度—叶片形态、养分含量—凋落叶分解速率的连通关系;Pn、Gs、CE、LSP、Pmax、LCP基本符合叶经济学谱理论,Pn可以解释和预测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