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后初次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因初次发生ACS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的患者及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共210例,分为3组,PPI组(服用PPI+初次发生ACS)患者7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62.80±11.87)岁;ACS组(未服用PPI+初次发生ACS)患者7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62.66±12.13)岁;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患者(未服用PPI+未发生ACS)70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16人,平均年龄为(62.96±9.09)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DMA浓度,同时测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比较3组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各项生化指标及ADMA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血清ADMA水平与ACS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PI组和ACS组的血清AD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585、-4.793,P均<0.001);PPI组的血清ADMA水平高于A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750,P <0.001);PPI组和ACS组(即ACS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与年龄、性别、BMI、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无相关性(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DMA水平是初发A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17,OR=1.017,P <0.001)。结论服用PPI后初次发生ACS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用PPI的初次发生ACS患者;初次发生ACS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血清ADMA升高是初次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