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是我国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 30 d出院生存率约为1%[1,2], 用于抢救OHCA的"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在国内公共场所配置起步较晚[3], 居民知晓度低[4]。虽然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公共场所配置AED已形成社会共识, 但通常很难定位和获取[5], 社会公众无法及时获取[6]。如何将AED的配置位置与急救中心调度系统结合, 实现信息共享与联动, 是当前的一大难点和热点问题[7]。杭州市萧山区于2021年在交通枢纽、公共文化设施、初中以上学校等公共场所统一配置630台AED, 同时将院前急救调度信息系统和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edical priority dispatchsystem, MPDS)与AED信息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联动应用。本研究基于萧山区120调度员与OHCA现场第一目击者的互动合作, 探索提高AED获取使用率的可行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