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那洛肽对比聚乙二醇4000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占煜; 刘言; 温旭东; 王晓翔; 尹骅; 陈晓辉; 任娜; 徐红; 闻永*
来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3, 42(12): 801-806.
DOI:10.14109/j.cnki.xyylc.2023.12.07

摘要

目的 比较利那洛肽与聚乙二醇4000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门诊纳入符合标准的FC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入治疗组(利那洛肽290μg·d-1)或对照组(聚乙二醇4000,10~20 g·d-1),疗程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基线资料,记录自发性排便(SBM)、完全自发性排便(CSBM)、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克利夫兰便秘评分(CCS)变化,评价相关不良事件(AE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病例对照组79例,治疗组41例。在疗程期间,2组患者的SBM次数、CSBM次数、BSFS评分、CCS均随时间得到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组SBM次数、CSBM次数、CCS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第4周结束时,治疗组90%、对照组73%的患者达到疗效终点(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药物方案(P=0.017,OR=6.868,95%CI:1.409~33.477)和便秘治疗史(P=0.022,OR=5.332,95%CI:1.278~22.251)是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2组的AEs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利那洛肽对FC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其疗效可能优于聚乙二醇4000,或可作为二线药物应用于对渗透性泻药反应不佳的中-重度FC患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