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肿瘤切除术治疗POST-TEXT(post-treatment extent of disease)Ⅲ期和Ⅳ期肝母细胞瘤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POST-TEXTⅢ期和Ⅳ期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PRETEXT分期、甲胎蛋白、CT或MRI影像学资料、肿瘤切除术式及预后结果)。采用SPSS18. 0统计软件包中的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POST-TEXTⅢ期和Ⅳ期肝母细胞瘤患儿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发病年龄2~91个月,平均发病年龄(23. 92±22. 45)个月。POST-TEXTⅢ期和Ⅳ期分别为34例和3例,其中1例PRETEXTⅡ期病例治疗过程中升级为POST-TEXTⅣ期,3例PRETEXTⅣ期病例治疗过程中降级为POST-TEXTⅢ期。新辅助化疗2个、4个和6个疗程内手术人数分别为8例(21. 6%)、22例(59. 4%)和7例(18. 9%)。除2例被建议行肝移植手术后放弃治疗外,其余35例均进行肝肿瘤切除术,其中肝三叶切除术7例,扩大半肝切除术8例,不规则肝切除术4例,肝中叶切除术12例,ALPPS(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262. 29±107. 1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36. 86±212. 41) m L。采用Glisson蒂横断技术22例,平均出血量(147. 73±137. 46) m L,胆漏发生率27. 3%,与未采用该技术的病例比较,出血量明显减少[(147. 73±137. 46) m L vs.(387. 69±235. 69) m L,P=0. 001],胆漏发生率相似(27. 3%vs. 23. 1%,P=0. 784)。术中切缘>1 cm者7例(20. 0%),切缘0. 5~1 cm者15例(42. 9%),切缘<0. 5 cm者7例(18. 9%),紧贴肿瘤边缘切除者6例(16. 2%)。随访时间4~124个月,术后肿瘤复发7例,平均复发时间(6±3. 96)个月。肿瘤复发率与手术方式及术中切缘距离均无相关性(P> 0. 05)。5年总体生存率为72. 3%,5年无瘤生存率为67. 4%。根据切缘距离分类,切缘> 1 cm、切缘0. 5~1 cm、切缘<0. 5 cm及紧贴肿瘤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 7%、78. 0%、83. 3%和53. 3%,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701)。结论对于POST-TEXTⅢ期和Ⅳ期的肝母细胞瘤,根据肿瘤累及的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术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熟练掌握Glisson鞘分离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和胆道损伤的发生。手术中只需确保一定的切缘距离,就可以减少肿瘤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