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向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是南京大学为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行业顶尖人才"所采取的重要教学改革举措。然而,由于学生来自于文、理、工等多个不同专业及年级,他们所掌握的背景知识程度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本文以南京大学开设的《能源工程》课堂设计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四个关键环节来揭示高等院校通识课程课堂教学操作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 单位
    南京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