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乌江流域的环境治理及渔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年秋季对乌江流域进行浮游生物采样并分析其物种组成、密度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调查段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1属97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20×105cell/L、2.20、5.59和0.69,窝形席藻、小席藻和弯形尖头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共41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轮虫26种,枝角类2种,桡足类8种,浮游动物密度、H′、d′和J′平均值分别为1.59ind/L、1.56、3.09和0.72,萼花臂尾轮虫、剪形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无节幼体和广布中剑水蚤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与浮游动物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 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