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以来,韩国政府实施了以创新为主线的系列高等教育国家战略工程,通过强化政府管控、遵循"事本主义"逻辑,采取遴选择优的竞争性资助方式,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资本过度介入加剧高等教育发展的"马太效应",以及刚性指标所导致的"不虞效应"等问题。高等教育国家战略工程建设应注意各主体间的权责边界与角色定位,缩小结构性资助差距,调适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国家战略工程良性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