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COVID-19疫情期间农村、乡镇及城市的六年级、初三、高三毕业班特殊群体心理状态、健康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各年龄段毕业班97.37%学生接受线上教学,86.6%学生同时接受校外辅导班各种线上教学;43.89%学生每天线上教学时间大于4 h.随着居家时间的加长,亲子关系也是引发学生心理压力的诱因,69.67%的学生因学习问题在此期间与家长发生过冲突(争吵、冷战、动手).在居家停学期间心理状态调查中发现“严重级”前三是享受、担心、焦虑;“无”此状态前三是恐惧、愤怒、担心;在享受、焦虑、烦躁、愤怒、恐惧、担心、无所谓选项中程度评价最高的排名依次是中度、轻度、轻度、无、无、轻度、中度,性别、区域、年级段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学生在排解不良情绪的时候会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且运动后情感获得性较强;学生运动项目受锻炼空间的影响,多选择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练习,同时对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项目进行改创.结论:女生自我意识明显优于男生,初三毕业班学生心理状态与其他两个毕业班具有显著性差异;低年级毕业班学生在健康意识、健康行为方面低于其他两个毕业班;毕业班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的转化能力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线上学习时间与毕业生压力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样本量的缘故,未能找出上网时间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的临界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