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压电场处理是一种新兴的原油改性方法,其物理原理既非电加热,也并非电场脱水,而是原油的负电流变效应。基于电流变学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负电流变效应的几种机理;分析了以颗粒聚集成链、蜡晶颗粒变大及多分散性增强作为原油电场改性机理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蜡晶界面极化机理的依据,蜡晶颗粒、胶质、沥青质共存是电场发挥改性效果的必要条件。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原油中的带电颗粒(胶质、沥青质)聚集于蜡晶表面,即界面极化,静电斥力削弱蜡晶之间的引力,宏观上体现为原油低温流动性改善。胶质、沥青质的行为是认识原油负电流变效应机理的关键,其主要包括3个过程,即电场作用下从体相向蜡晶颗粒运移、在蜡晶颗粒表面积聚、撤消电场后向体相扩散。未来,需要针对此3个过程进行深入、量化研究,以全面揭示原油电流变效应的科学机制。(图10,表1,参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