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针对学习者在模仿专家动作或以自我为模仿对象时,其在动作表现与学习的结果进行探究。实验对象为27名大学生(20.7±1.4岁),随机分派至模仿专家动作组、自我模仿组或无模仿组。实验工作为武术的弓步踢打动作。获得期共进行45次(连续5次为一区间,共9个区间)试作,24小时后进行15(3个区间)次的保留测验试作。每区间均以摄影机拍摄正面与侧面动作,动作评量方式分为两个面向,其一为专家于每区间的客观评分,评分者间信度为r=0.93,评分内间信度为r=0.92;其二为学习者在每区间试作后的主观自评。因变量则为专家的客观评分以及错误估计值(专家客观评分扣除参与者自评)。获得期的专家评分以及错误估计值分别以3(组别)×9(区间)混合设计二因子变异数分析,区间为重复量数,并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考验保留测验的学习分数。结果:3个组别在客观分数上,手部得分、躯干得分、腿部得分以及整体平衡得分皆无交互作用,组别间无差异,但随着练习的增加,各部位分数有显著上升;错误估计值部份,3个组别在组间及组内皆无显著差异。结论:学习新技能时,透过自我评估的过程可促进操作表现与学习,因此,适时的引导学习者对自我动作进行主观评估,可促进动作表现与学习。
-
单位天津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