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新时代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依据,他阐明了需要的本质、特征和规定性。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美好生活需要是有限性与无限性、可满足性与不完满性、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在理解美好生活需要限度时需要首先明晰几对关系,包括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合理需要与过度需要的关系。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限度有四重考察进路,包括比较主义进路、能力进路、客观主义进路、多元标准和差异化进路的美好生活需要考察。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也有着四种致思路径,即以比较进路为参考,引导人民在比较中形成符合自身的美好生活需要;以能力进路为参考,着力保障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客观主义进路为参考,制定美好生活需要的共同标准;以差异化进路为参考,满足人民的不同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