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决鱼油原料市场日益突出的掺伪问题,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沙丁鱼及5种可能掺伪海水鱼的鱼油脂肪酸组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探究鱼油中各脂肪酸的变化规律,筛选出可能掺伪的海水鱼鱼油;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沙丁鱼油的掺伪鉴别模型。结果表明,5种鱼油与沙丁鱼油的脂肪酸组成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鳀鱼油与沙丁鱼油脂肪酸组成最为接近。PCA分析的总贡献率为89.8%,说明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鳀鱼油可以拟作沙丁鱼的掺伪油。PLS-DA分析认为沙丁鱼掺伪油的6种特征脂肪酸分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棕榈酸、棕榈油酸、二十二碳烯酸和油酸。沙丁鱼油掺伪鉴别模型所得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7、0.963、0.987、0.991,各模型平均误差分别为2.20%、1.38%、1.19%、0.83%,表明模型准确性较好。因此,该模型可实现鳀鱼油掺伪沙丁鱼油的定量识别,在鉴别沙丁鱼油掺伪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