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方法评估藏族儿童骨龄效果比较及藏族儿童骨龄发育特点

作者:次旦旺久; 拉巴顿珠; 王凤丹*; 顾潇; 陈适; 刘永亮; 石磊; 潘慧; 银武; 金征宇
来源:协和医学杂志, 2021, 12(03): 411-416.
DOI:10.12290/xhyxzz.20200259

摘要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藏族儿童的骨龄测定方法,并进一步总结藏族儿童的骨龄发育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19年11月因外伤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4~18岁藏族儿童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拍摄左手腕部X线片作为骨龄片。北京协和医院2名医生依据Greulich-Pyle(GP)图谱法共同阅片,得出GP图谱法骨龄。由人工智能骨龄系统自动阅片完成Tanner-Whitehouse3(TW3)法(包括TW3-RUS法和TW3-Carpal法)和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Ⅳ.(中华05)法骨龄测定。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GP图谱、TW3法、中华05法测定的骨龄与日历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共30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藏族儿童入选本研究。其中男童209例,女童96例;平均日历年龄(11.22±4.81)岁。Pearson相关法分析显示,GP图谱法、TW3-RUS法、TW3-Carpal法及中华05法测定的骨龄与藏族儿童日历年龄均高度相关,其中以GP图谱法的相关性最强(r=0.961),其次为TW3-RUS法(r=0.941)、中华05法(r=0.937)、TW3-Carpal法(r=0.895)。藏族儿童普遍存在发育延缓;4~10岁儿童的骨龄不同程度地小于日历年龄;青春发育期(11~15岁)儿童的骨龄超过日历年龄(13岁男童除外),呈追赶趋势,但16~18岁时的骨龄仍小于日历年龄。结论与TW3法、中华05法相比,GP图谱法更适用于藏族儿童的骨龄评估;藏族儿童的骨龄发育呈青春发育期追赶的趋势,但整体仍落后于日历年龄。

  • 单位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