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评估大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状况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及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北森林带为对象,从自然和人为干扰两个角度出发选择13个指标构建生态脆弱性指标体系,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法评估2005年和2015年两个时期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并分析其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东北森林带生态脆弱性等级以潜在脆弱性、微度脆弱性和轻度脆弱性为主;生态脆弱性空间聚集效应明显,脆弱性空间聚集以高-高聚集为主,主要分布于东北森林带边界区域; 2005年和2015年区域生态脆弱性指数分别为2.339和2.450。生态脆弱状况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两个时期东北森林带生态脆弱性主要驱动因子依次为净第一性生产力、土地利用类型和生境质量。本研究为大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及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沈阳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