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结束时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于2010年至2015年期间被诊断为B-ALL的691例儿童患者。患儿骨髓标本在初诊时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并在治疗第33天时进行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其中,155例MRD≥0.01%的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用四色单克隆荧光抗体组合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的研究。结果 86例(55.5%)患者至少有一个抗原标志出现了表型转换,CD19是最稳定的标记。然而,将近1/3患儿的CD20在初诊和化疗第33天时表达有显著性差异。抗原表达的变化与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RFS)或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显着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和BCR-ABL在儿童ALL中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结论虽然抗原表达的改变在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很普遍,但是在化疗第33天MRD阳性的患者中,抗原表达的改变与预后价值无关。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