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导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相关研究发现,创业教育经历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进而促进最终创业行为的产生。那么,这一作用过程会受到哪些情境变量的影响呢?基于江苏3所不同类型高校3370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大学生参加必修类创业课程与选修类创业课程后的创业意向没有显著差异,选修类创业课程比必修类创业课程更能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参与的创业课外活动越多,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越高。同时,大学生的工作或实习经历正向调节了必修类创业课程和创业课外活动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基于实证研究发现,提出高校完善和提升创业教育体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