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MT)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黄芪-黄连”对糖耐量减低(IGT)大鼠的潜在治疗靶点,探索该药对抗IGT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n=10),IGT模型组(n=10),“黄芪-黄连”组(n=9),药对组给予中药混悬液4.69g·kg-1·d-1。干预8周后,检测血糖相关指标及胰腺组织β/α细胞分布。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明确三组胰腺组织具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靶点,取(模型组/空白组)差异表达靶蛋白与(药对组/模型组)的靶蛋白的交集并作生物学富集功能分析。结果 “黄芪-黄连”可减轻IGT大鼠糖负荷后2h血糖(P<0.05),并可有效改善胰岛β/α细胞分布。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根据差异倍数及P值,“黄芪-黄连”干预IGT的治疗靶点有83个(Flot2、Azgp1、Lpcat3等),其中上调的有12个,下调的71个。KEGG富集功能分析结果显示,“黄芪-黄连”参与甘油磷脂代谢、mTOR、PPAR等多条信号通路来治疗IGT。结论 “黄芪-黄连”干预IGT过程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征,可能通过调控83个蛋白靶点,参与甘油磷脂代谢等多条信号途径来发挥抗IGT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黄芪-黄连”治疗IGT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