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肌电图[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G)和针电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在特发性面瘫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确诊为特发性面瘫的患者进行神经电图与肌电图检测,分别记录并对比分析患侧与健侧的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潜伏期(Latency)、波幅(Amplitude)及其所支配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和额肌的针电极肌电图情况;根据电生理病情分度标准对入选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比较治疗2个月、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1)特发性面瘫患者患侧与健侧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值具有显著差异(P <0. 05),患侧潜伏期延长率高达86. 05%,M波波幅异常率为95. 35%。(2) EMG异常率95. 35%,且面瘫所处阶段不同其面神经肌电图表现各异。(3)治疗后2个月、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NCV降低幅度越高,面瘫完全恢复所需时间越长;EMG损伤越重,面瘫完全恢复所用时间越长。结论:综合运用面神经神经电图及针电极肌电图检测结果,可显著提升特发性面瘫阳性检测率和准确度,神经肌电图病变程度对特发性面瘫的预后具有较强提示作用。
-
单位神经内科;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