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反复发生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住院前1月至少发生过2次低血糖(≤3. 9mmol/L)的25例1型糖尿病及29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低血糖,自动计算平均血糖值(MBG)及血糖标准差(SDBG)。结果①根据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将患者分为低A1C组(A1C<7%)、中A1C组(7%≤A1C<9%)和高A1C组(A1C≥9%)。低A1C组(分别为53. 3%和60. 0%)和高A1C组(分别为50%和55. 0%)无症状性低血糖及总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中A1C组(分别为15. 8%和21. 1%,P<0. 05)。三组夜间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 05)。②以MBG三分位为切点将患者分为三组,随着MBG升高,SDBG逐渐增大(P<0. 05),三组总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1. 1%,22. 2%,50. 0%(P<0. 05)。③以SDBG三分位为切点将患者分为三组,随着SDBG增大,MBG逐渐升高(P<0. 05),总低血糖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33. 3%,44. 4%,55. 6%(P>0. 05)。结论低血糖可能发生于任何A1C水平。对于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较低或较高水平的A1C均与低血糖风险增加有关,较高的A1C并不是较低低血糖风险的预测因子。血糖波动越大,低血糖风险越大。糖尿病血糖管理不仅是降低A1C,减少血糖波动同样重要。
-
单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